失眠

失眠

分享
  • 产品详情
  • 产品参数

失眠
卓远福



失眠
失眠是由心肺热、心胆气虚郁闷所致。
〔单方〕灯心草
〔异名〕老虎须、虎酒草、水灯心、碧玉草、灯草等。
〔主治〕失眠。
〔用量〕9-12克。
〔用法〕将灯心草剪断,每日泡开水,当茶饮。数日即愈。
〔解〕虚火夹心肺。症见心烦意乱、夜不能合眼、坐立不安。治宜泻肺、降心火。
灯心草性味:甘、寒,入心、肺、大肠经。有清心降火、利尿通淋等功效。治小儿夜啼、心烦不眠、湿热黄疸、小便不通等症。
〔单方〕麦门冬
〔异名〕忍冬、不死药、忍凌、降前草等。
〔主治〕心肺热失眠。
〔用量〕500克。
〔用法〕将麦门冬煎熟取汁,再加白糖100克煎膏,冷后放入瓶中。吞服12克,1日3次。几日后立可见效。
〔解〕热夹心肺。心神不定、烦躁、夜不入眠、口干舌燥。治宜祛心火止烦热、安神入眠。
麦门冬性味:甘、平,有安魂定魄、除心腹结热、强阴益精、除肺中伏火、补心气不足等功效。治虚劳郁热、咽喉生疮、男妇女血虚、心肺热失眠等症。
〔单方〕热水
〔主治〕各种失眠。
〔用量〕1盆。
〔用法〕患者睡前热水洗足10分钟,1日1次。
〔解〕虚火盛,热夹心肺。心神不定、心烦、夜不能入眠。用热水洗足能活血经络、达到安神定魄、强阴益精等功效。
〔单方〕青皮
〔异名〕青橘皮、青柑皮。
〔主治〕各种失眠。
〔用量〕1块。
〔用法〕将青皮置于柴火上烘热,热熨擦两眼之上下眼睑,每次进行20分钟左右,1日三次。
〔解〕虚火夹肝胆。症见焦躁不安多怒。治宜疏肝胆、泻肺气。
青皮性味:苦、辛、微温,入肝、胆经。有疏肝破气、散结消痰等功效。治疝气、胸胁胃脘疼痛、失眠。
〔单方〕吴茱萸
〔异名〕吴英、左力、曲药子、茶辣子、辣子。
〔主治〕各种失眠。
〔用量〕9-20克。
〔用法〕将吴茱萸研末,用米醋调成糊,敷两足涌泉穴,盖以纱布,胶布固定,1日1次。
〔解〕热于心肾。心神不安,晚间不能入眠。治宜温中理气、燥湿热。
吴茱萸性味:辛、苦、温、有毒,入肝、胃经。有温中止痛、理气、燥湿等功效。治腹内绞痛、心腹痛等症。
〔单方〕松叶
〔异名〕松毛、山松须、松针。
〔主治〕失眠。
〔用量〕100-150克。
〔用法〕将新鲜松叶水煎服。
〔解〕湿热夹心脾。症见心神不安、心烦意乱、夜不能入眠。治宜祛风燥安心灵。
松叶性味:苦、温,入心、脾经。有祛风燥止烦等功效。治风湿疮、风湿腰痛、失眠等症。
〔单方〕干姜
〔异名〕老姜。
〔主治〕虚劳失眠。
〔用量〕100-150克。
〔用法〕将干姜研末,每次服9克,温开水送服,1日3次。
〔解〕风寒湿热积滞。全身关节有不适感、困倦不能入眠、烦闷等。治宜祛湿散寒。
干姜性味:辛、温,入肺、胃、脾经。有发表、散寒、止呕、祛痰、泄脾中寒湿邪、逐风湿痹等功效。治脾胃虚冷、中寒水泻、心气卒痛、冷气咳嗽、虚劳失眠等症。
〔单方〕大枣
〔异名〕红枣、姜枣、蜜枣。
〔主治〕烦闷失眠。
〔用量〕100-150克。
〔用法〕将大枣与葱白50克煎水服,1日3次。
〔解〕心腹邪气,身中不足。烦闷、心神不安、坐立不安、难入睡。治宜补中益气、润心肺。
大枣性味:甘、平。有坚志强力、安中、养脾气、平胃气、通九窍、润心肺、补五脏等功效。治妇人脏燥、大便燥寒、卒急心痛、烦闷失眠等症。葱白有发表和里、除风湿、通阳等作用。
〔单方〕乌梅
〔异名〕梅实、熏梅、桔梅肉。
〔主治〕热烦失眠。
〔用量〕25-50克。
〔用法〕将乌梅加水煎服,当茶饮。
〔解〕风寒暑热入心。症见口干心神不安,烦闷令人不能入睡。治宜除烦热、止渴安心。
乌梅性味:酸、涩、温、平,入心、胃经。有止渴调中、除热烦满、利筋脉、止肢体痛等功效。治伤寒烦热、久咳不己、伤寒头痛、大便不通等症。
〔单方〕知母
〔异名〕地参、连母等。
〔主治〕失眠。
〔用量〕18-50克。
〔用法〕将知母与石膏8克共研末,每次服9克,1日2次。
〔解〕虚火邪夹入心肺。症见心烦意乱、坐立不安,而不得入眠。治宜凉血祛热、泻肺热。
知母性味:苦、寒、入心、肺、膀胱经。有泻热湿、肾经火、泻肺火、滋肾水、消痰止嗽、润心肺安心神等功效。治久嗽气急、阳明火热、烦躁不得入眠等症。
〔单方〕茯苓
〔异名〕云苓、松木薯、获灵、茯菟。
〔主治〕失眠。
〔用量〕100克。
〔用法〕将茯苓与沉香25克共研末。用蜂糖调服,每次16克,食后人参汤送服。1日2次,常服奇效。
〔解〕心虚弱、下焦虚弱 、虚热乘入膀胱。症见心神不定。恍惚健忘、火不下降、心烦难眠。治宜养心安神、除虚热。
茯苓性味:甘、平,入心、膀胱经。有开胸腑、调脏气、益气力保神守中、除湿益燥、除虚热、开腠理等功效。治胸胁气逆、血虚心汗、虚滑遗精、养心安神等症。
〔单方〕酸枣
〔异名〕山枣。
〔主治〕失眠。
〔用量〕20-50克。
〔用法〕将酸枣在锅里炒香后,捣烂,用竹叶汤送服。
〔解〕寒热结气于胆。症见烦渴虚汗、不得入眠、精神疲乏等。治宜祛寒热补中。
酸枣性味:酸、平。有祛心腹寒热、安五脏、益肝气、坚筋骨、助阴气等功效。治烦心不眠、胆虚不眠、虚烦不眠、睡中出汗等。
〔单方〕甘草
〔异名〕美草、蜜草、国老、灵通、甜草、棒草,
〔主治〕烦热失眠。
〔用量〕3-7克。
〔用法〕将甘草与石菖蒲3克,水煎服,每日1剂,分2次内服。
〔解〕虚火邪热夹心肺。症见心烦意乱、坐立不安,而不得入眠。治宜祛热凉心、润肺。
甘草性味:甘、平,入脾、肝、肺、心经。有和中缓急、润肺解毒、调和诸药等功效。治心悸、心烦、劳倦发热、烦热失眠等症。石菖蒲有开窍、理气、活血、去湿、治热病神昏、健忘等作用。
〔单方〕含羞草
〔异名〕知羞草、怕羞草、怕丑草、望江南、喝呼草。
〔主治〕神经衰弱、失眠。
〔用量〕50克。
〔用法〕将含羞草水煎服。
〔解〕虚火热夹心肺,或风寒湿热积滞。症见心烦意乱、坐立不安,而不得入眠。治宜清热安神。
含羞草性味:甘、寒、有小毒。有清热、安神、消积、解毒等功效。治小儿疳积、目热肿痛、失眠等症。